簪缨之士,常不及孤寒之子可以抗节致忠;庙堂之士,常不及山野之夫可以料事烛理。 何也?彼以浓艳损志,此以淡泊全真也。
嚼得菜根香,百事皆可作!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aochunyang.cn/pingyi/129.html 【嚼得菜根香】
【一语】
高手不在民间。
【原文】
簪缨之士,常不及孤寒之子可以抗节致忠;庙堂之士,常不及山野之夫可以料事烛理。
何也?彼以浓艳损志,此以淡泊全真也。
【注释】
①簪缨之士:比喻显贵官高的人。簪缨,古代官吏头上的装饰。
②抗节:坚守节操。
③庙堂之士:这里指为官者。庙堂,太庙和明堂,这里指朝廷。
④山野之夫:平民老百姓,山野村夫。山野,与“庙堂”相对,指民间。
⑤料事烛理:猜度、料理事务,明察秋毫,洞悉精辟。
【译文】
世代做官的人家,在气节和忠诚上往往不如寒门出身的人;身在
官场的人,在预料事情走向和获取真理上往往不如山野之人。为什
么?因为前者长期沉浸在“富贵丛中”而丧失了斗志和头脑,后者则
始终保持着淡泊的志向和清醒的头脑。
【评析】
显达尊贵的人,往往还不如孤苦贫寒人家的子弟能够坚守节操奉献忠诚;身处庙堂的人,往往还不如
山野村夫能够处理事务明察事理。为什么呢?前者由于生活环境优越而损害了志向,后者由于生活恬静淡泊,对名利不感兴趣,所以保全了天性。
【嚼嚼】
这是典型的“高手在民间”的思维,专业的不如业余的,学院派
不如江湖派。其实古人之所以产生“高手在民间”的思维,并非故意
反智。人人都知道一个业余拳师根本打不过职业的拳手,可仍然抱以
希望;人人都知道智商最高的人都在学院中,可仍然坚信江湖术士的
鬼把戏。
这是因为,当专业的或者学院派闹得不像话时,人们在失望之余
会找代替品。还因为,人皆有好奇之心,往往希望出现不可能出现的
情境,比如一个江湖老拳师揍趴下了泰森。所以,“高手在民间”思
维永远兴旺,只不过,很少被证实。
友情提示:本站文章多数为本站原创发布(部分文章转自网络)。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。